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曾经表现,2017-2019年开启了一场“漫长的离别”,相比“2001-2008”的世界工厂模式和“2009-2016”的扩大内需主导,2017-2019年是经济周期的调整期,且这个调整期还会连续一段时间。对于人身险业而言,2020年原本是继续调整的一年,但突然发作的疫情将这一切提速——有人说,疫情并没有改变什么,只是加速了未来的到来。消费者对保障型产物的认知度和接受度更高了,康健险成增速最高产物;保险公司加速信息化建设更有动力了;增员不香了,署理人队伍转型势在必行;低利率下,推进“保险+服务”、赚取费差,成为行业公司共识……难题的2020年行将已往,展望2021年,又会是怎样一番光景?根据老例,展望之前,还是要回溯下2020年人身险业增长之下的那些深条理逻辑。
GDP增速骤然下滑,拖累人身险业生长2020年因为受到疫情影响,海内GDP增速显著下滑,成为影响寿险业生长的最大变量之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实现海内生产总值(GDP)722786亿元,同比增长仅0.7%。
一般而言,寿险业生长与GDP增长密切相关,恒久来看,其是顺经济周期的,恒久的经济下行势必会对寿险需求带来负面影响。但在中短期,保险销售又具有逆周期性,例如,当利率下降、信用风险的提高,会相对提升保险产物的市场竞争力。但2020年GDP增速骤然下滑,即即是具有一定逆周期属性的寿险业也未能幸免。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人身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2.64万亿元,同比增长仅6.65%,相较去年同期淘汰6.61个百分点。住民收入凌驾1万美元大关,但收入预期下降抑制保险消费2019年,中国大陆GDP总量凌驾14万亿美元,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这对于海内人身险业而言,是一个标志性时刻。因为从国际履历来看,人均GDP在1万美元是蓬勃国家寿险业生长进入到快车道的一个标志性的节点,业内人士相信,中国寿险业也将由此开启下一个康健增长的新时期。
但在2020年,疫情的发作,以及由此导致的GDP增速下滑,住民短期收入预期下降等,最终在一定水平上抑制了短期的保险需求——对于许多人而言,保险并非刚需,短期收入预期下降的情况下,会选择推迟购置计划。尤其是对于许多大单客户而言,续费能力甚至都受到一定水平影响,因为许多大单客户往往都是中小企业主,而这些企业在宏观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颠簸相对较大。
疫情下,隐性失业增加,给保险公司增员带来新机缘疫情期间,保险署理人因为无法开展线下展业,收入快速下降,保险公司于是将业务运动全部转入线上,通过线上晨会、培训、创说会、产说会的方式提升署理人技术的同时,淘汰署理人的流失。可以说,疫情在某种水平上为保险业增员缔造了新的机缘。在疫情之下,不少行业受到重创,一些人就此失业,在这种情况下,寿险业人力“蓄水池”的作用再度得以凸显。一份交流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6家上市寿险公司署理人总量已经突破500万,较2019年尾增长11.64万人。
其中,其中人保寿险增员12.12万人,人力规模一举突破50万人;中国人寿相较2019年尾净增近8万人;此外,新华保险、太平人寿署理人数量也都泛起差别水平上扬,不外幅度较小,在1-2万人左右。平安人寿、太保寿险署理人数量不增反而淘汰,其中平安人寿淘汰的幅度更是快要6万,显示出与其他险企差别的个险谋划计谋。疫情引发消费者康健风险保障意识大幅提升疫情对于人身险业而言,最重要的意义还在于,其在一定水平上改变了人们对保险的认知和需求,而从险种来看,康健保险成为本次疫情后增长最快的险种。
天风证券在疫情后举行的一项调研就显示,近半署理人都表现近期主动咨询保险产物的客户数量有所增加;凌驾7成的署理人都认为疫情事后康健险的销售难度跟“疫情前”比会下降;同时也有凌驾4成的署理人认为疫情稳定后增员难度会有所下降。而另据媒体报道,康健保险相关企业2019年新增2620家,同比下降9%,2020年上半年,注册量到达2399家,同比增长84.1%,其中二季度新增1685家,环比大增136%。疫情促进保险科技生长疫情带来的挑战前所未有,同时防控疫情也为科技生长提出了新需求、带来了新机缘,极大的推动了险企的信息化历程,这成为2020年整个保险行业的一大特征。
如前文所述,传统意义上在线下举行的晨会、培训、创说会、产说会等等,在疫情期间均实现了线上化;同时,署理人也越发习惯于通过线上的方式联系客户、拓展业务。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疫情,保险公司的高管们普遍对线上谋划有了重新认识,并开始接纳实际行动,传统的保险营销模式深度厘革正式启幕。
利率下行、信用风险提升,保险产物相对吸引力上升2019年开始,市场逐步形成共识,即中国进入恒久利率的下行周期,银行理财等资管产物的收益率显着降低,且有不停下降的预期,随着大资管新规的落地,其刚兑也被打破。在这种情形下,人身险产物的吸引力相对上升。
进入2020年,这一态势仍得以延续,虽然年金险的IRR一般低于4%,可是其强制储蓄、专款专用、“执法工具”等功效在一定水平上弥补其不足。另外,较高的万能账户结算利率也提升了年金险的吸引力。一度,大型险企的万能账户结算利率高达5%~5.5%,在市场上颇具竞争力。2020年8月份,12家人身险公司总司理和总精算师因为万能险结算利率高于实际利率被羁系约谈举行窗口指导,相关险企纷纷对万能险结算利率举行下调,但整体上,因为下降较慢,相对其他银行理产业品,仍具相对优势。
羁系政策助推,康健险高速生长,“三支柱”建设日渐受到瞩目整体来看。
本文来源:皇冠welcome登录(中国)官方网站IOS/安卓/手机APP下载安装-www.92lucai.com